寶寶發(fā)燒發(fā)熱是比較常見的問題,這時候寶媽們都變得格外緊張,寶寶生病要及時處理,不然也會變成大事,小兒推拿對小兒發(fā)熱癥狀的緩解和疾病的痊愈有良好的療效,下面小編為大家找來了小兒發(fā)熱推拿手法的相關內容介紹,一起來了解下吧。
新聞內容:
[開天門100次]
位置:天門穴,兩眉中間至前發(fā)際成一直線。
手法:以拇指指腹,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。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。推50~100次。
要領:用力宜柔和均勻,推動時要有節(jié)律,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~300次。
[推坎宮100次]
位置:坎宮穴,自眉頭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橫線。
手法:以拇指側面或指腹,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。操作: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,稱“推坎宮”。推50~100次。
要領:用力宜柔和均勻,推動時要有節(jié)律,頻率大約每分鐘200~300次。
[運太陽100次]
位置:太陽穴,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,眉后按之凹陷處。
手法: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,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環(huán)形運轉推動,稱運法。此法以順時針運為補,逆時針運為瀉。用中指指端運,稱“運太陽”。運50~100次。
要領:運法宜輕不宜重,宜緩不宜急,要在體表旋繞摩擦推動,不帶動深層的肌肉組織。頻率為每分鐘80~120次為宜,運時向耳廓方向稍用點力。
[清肺經(jīng)200次]
位置:肺經(jīng)穴,無名指末節(jié)羅紋面。
手法:以拇指側面或指腹,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。旋推為補,稱“補肺經(jīng)”;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,稱“清肺經(jīng)”,補肺經(jīng)和清肺經(jīng)統(tǒng)稱“推肺經(jīng)”。此處選用清肺經(jīng),推100~300次。
要領:用力宜柔和均勻,推動時要有節(jié)律,頻率大約為每分鐘200~300次。此處一定要注意推動的方向,這與補瀉有關,補瀉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,因此家長一定要看仔細。
[清天河水200次]
位置:天河水,前臂內側正中,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。
手法:以食、中指指腹,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。用食、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,稱“推天河水”,或稱“清天河水”。推100~200次。
要領:用力宜柔和均勻,推動時要有節(jié)律,頻率大約每分鐘200~300次。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,不可反向操作!
[退六腑200次]
位置:六腑穴,在前臂尺側(小指側),自肘關節(jié)至腕橫紋呈一條直線。
手法:以食、中指指腹,在穴位上做直線推動。用拇指面或食、中指面自肘推向腕,稱“退六腑”,推100~200次。
要領:用力宜柔和均勻,推動時要有節(jié)律,頻率大約每分鐘200~300次。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肘到腕,不可反向操作!
小兒推拿緩解感冒手法
小兒感冒可選用推攢(cuán)竹、揉太陽、清天河水三種手法進行按摩治療。風寒感冒者加推三關;風熱感冒者加推脊柱。
其中,清天河水可宣肺清熱;推攢竹、揉太陽可疏風解表,發(fā)散外邪;風寒者加推三關發(fā)汗解表,驅散風寒;風熱者加推脊柱以清熱解表。
手法操作:
1、清天河水
[位置]前臂正中,自掌后腕橫紋中點至肘窩成一直線。
[操作]患兒坐位或仰臥位,家長用一手握住患兒四指,使患兒掌面與前臂掌側向上,另一手食指、中指羅紋面并攏,蘸水自手掌內勞宮穴經(jīng)掌后腕橫紋中點至肘窩止,呈單方向推100~200次左右。
2、推攢竹
[位置]兩眉中間至前發(fā)際成一直線。
[操作]患兒坐位或仰臥位,家長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,推30~50次。
3、揉太陽
[位置]眉后凹陷處。
[操作]患兒坐位或仰臥位,家長兩拇指外側自前向后直推,推30~50次。再用中指端向耳方向揉該穴,揉30~50次。
4、推三關
[位置]前臂外側緣,由腕橫紋至肘橫紋一直線。
[操作]患兒坐位或仰臥位,家長一手握持手,另一手以拇指外側面或食指、中指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,推100~500次。
5、推脊柱
[位置]在后正中線上,自胸椎至尾椎端成一直線。
[操作]以食指、中指羅紋面著力,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作直推法約100~300次左右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找來的小兒發(fā)熱推拿手法的相關內容介紹,希望對大家都有所幫助,若還想了解好的相關資訊,歡迎隨時咨詢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