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中國較具市井傳統(tǒng)的區(qū)域,川渝地區(qū)與作為小吃的餛飩天然有著某些精神上的共通之處。抄手,這個描述百姓抄著雙手等熱餛飩吃的、市井畫面感極強的詞,因此而來。
也有人說是為了描述這種小吃皮薄易熟,抄手之間,就已煮熟上桌。
和川菜一樣,抄手較重視,也是較擅長的,就是調(diào)味。
清湯抄手不加紅油,以湯色清澈見底而聞名。筒骨熬湯沖抄手是較流行的配置,但也有人喜歡用加雞架和筒骨一起熬,兩種鮮味疊加,倍覺好吃。
在成都,還有極少數(shù)抄手用的是鯽魚奶湯,湯色白嫩,微黃的抄手在其中起伏,加入幾粒蔥花,顏色之美堪比水彩畫。
紅油抄手則反之,要加入厚厚一層油辣子,外加花椒白芝麻,麻辣鮮香俱全,視覺沖擊力極強。
湯一般是不喝的,可以看作是整碗的蘸水,抄手本身的鮮美被底湯的重味放大,這是川渝地區(qū)的標(biāo)準(zhǔn)味道。
川渝地區(qū)把干拌稱為“干餾”,干餾抄手必加的是油辣子、花生碎和小蔥,很多人也愛加醋、青椒醬、麻醬,調(diào)出類似于川菜的各種復(fù)雜味型。
干餾抄手可以視作無清湯的紅油抄手,但味道更銳利,也更能打動麻辣愛好者的內(nèi)心。本來無味的抄手,被復(fù)合的料汁緊緊包裹,這是數(shù)倍的滿足。
包面是湖北方言中的餛飩,黃岡新洲縣的新洲包面是久負(fù)盛名。
其選鮮豬肉,先剔除筋膜,將其剁成茸泥,剁時要一邊剁一邊加水,再加入榨菜細(xì)末及蔥花拌成餡,面皮是用堿面,湯料加熟豬油,做出的包面皮軟餡嫰湯鮮。
萬縣的海包面,也非常有名,現(xiàn)在萬州區(qū)雖然屬于重慶市,但因其地理靠近湖北,一些飲食與湖北更為接近。
海包面因創(chuàng)始人姓海而得名,面皮制作時加入雞蛋,餡則用牛瘦肉,并不剁餡,而是用刀背錘成茸,加荸薺、水發(fā)蝦米、雞蛋和濃茶汁,牛骨熬制成湯,佐料則以辣椒油、蒜泥、花椒粉、醬油等配成,海包面講究調(diào)味,佐料豐富,湯頭味道厚重。
作為游牧和農(nóng)耕文化融合的地帶,中國北方的餛飩名稱一直在變遷。宋朝時,它成了“角子”,這是描述用更少的面皮包裹更多的餡料,自然選擇圓形的面皮,對折包起來,就形成了銳利的角的樣子——后來的餃子,由此發(fā)端。
而到了元朝,蒙古語把角子翻譯成了bansh,今天在河南洛陽、南陽,山西的晉中、臨汾等地,人們依然把餃子稱為“扁食”,就是來自于此。
而因為航海,與中原地區(qū)保持了密切接觸的福建,當(dāng)?shù)厝藙t把餛飩稱為“扁食”或“扁肉”。
有名的如福鼎扁食,多海味,常以魚蝦為餡。而莆田、閩侯等地多是以鮮肉剁餡,閩北的水吉扁肉以餡嫰香甜,湯鮮爽而出名,建郡扁食則講究餡選用“打肉”而不用剁餡,這樣做出的餡口感更脆。
福州有種小吃肉燕,也叫扁肉燕,和別的地方扁食大有不同,是典型的“肉包肉”。
肉燕皮是用精瘦肉搗制成泥,再加薯粉碾壓成薄片,晾干制成,包肉燕的時候先要將肉燕皮噴濕,餡料一般用五花肉和鮮魚肉,包好的肉燕先蒸后煮再吃,其造型獨特、香滑爽口、別具一格。
其中原因很多,較重要的一點,也許與江南地區(qū)自古的米食文化高度相關(guān):稻米這種不用碾磨,直接烹飪,就能獲得松化口感和香氣的谷物,雖然滋味未必勝過面食,但顯然比面食更簡單易操作。
隨著秦漢開始、三國達(dá)到的南方大開發(fā),原產(chǎn)于中國東南部江浙澤國的水稻,逐漸北上,并與西北而來的小麥較終相撞,拉開了迄今為止依然不休的中國主食之爭。
但神奇的是,今天江南地區(qū),卻是把餛飩文化保存得較完善的區(qū)域。
在江浙滬,則演繹出了“大餛飩”和“小餛飩”兩種邏輯完全不同的食物。
大餛飩是主食,要用梯形的餛飩皮,以元寶的形狀,包進(jìn)更多的食材。
餡料的選擇要葷素搭配,豬肉是主角,可以摻入一些海米、干貝、黃魚、牛羊肉等精貴材料,豐儉由人。蔬菜則根據(jù)季節(jié)限定,筍、香菇、薺菜、小青菜、雞毛菜、矮腳大青菜或者芹菜都宜。
較重要的是要加入一定的肥膘,才能把餡子調(diào)得溫柔滋潤。
小餛飩是零食,餡子是次要,一丁點豬肉即可,重要的是面皮和湯料。
早餐攤里稱為縐紗餛飩,縐指表面皺起,紗指皮薄半透明,少了一個標(biāo)準(zhǔn)都不正宗;夜宵攤里的則被稱為柴爿餛飩,形容流動餛飩攤用劈柴加熱煮餛飩,并打著竹板叫賣的樣子。
縐紗餛飩講究爽滑,不能在湯里久泡,開水沖紫菜榨菜即成;柴爿餛飩則需要柴火久煨豬骨雞架,燉出的白湯搭配。
課程評價
聚劃算